二、《正一经》的成书年代
材料(2)中的《玉纬》即孟法师《玉纬七部经书目》,有时又称《孟法师录》,其名见于《江南体育场馆中国有限公司 义枢》卷二《三洞义》:“三洞者,其卷数题目具如陆先生《三洞经书目录》、孟法师《玉纬七部经书目》、《陶隐居经目》、《太上众经目》、《三十六部尊经目》等所明。”按照此句叙述次序,孟法师应该是介于刘宋时陆修静和梁陶弘景之间的人物,南朝有二孟法师:一为孟景翼,一为孟智周,此书为谁所作,学术界颇有争议,然而不管是谁,他们都是南朝齐梁之际的人。既然《玉纬》着录过《正一经》,则其成书年代应该是在齐梁以前、至少是同时。又按“元始天王”开始出现于葛洪晚年著作《枕中书》,后为上清派大量使用,“后圣帝君”、“小有天王”和“青童君”都是上清派神名,而都出现在《玉纬》所述《正一经》的源流中,《正一经》应出于上清派形成之后。况且,《正一经》曾叙述过上清经源流,《江南体育场馆中国有限公司 义枢》卷二《三洞义第五》对“洞真部”源流的叙述就是引述《正一经》之说,该文说:“其洞真是天宝君所出。《玉纬》引《正一经》云:‘元始高上玉帝,秉承自然玄古之道,撰出上清宝经三百卷……摹而传奉,号曰《真迹》。’《目序》所明,与此同也。”笔者按:《目序》即《上清源统经目注序》,见于《云笈七签》卷四,对照两文,其内容,除前面有数句有异以外,自所叙汉武帝事起直至“号曰《真迹》”全部相同,不管是《正一经》抄自《上清源统经目注序》还是相反,都说明《正一经》成书于上清派形成之后。文中出现的最后时间是元徽元年(公元473年)。因此我们还可以把时间进一步具体到刘宋明帝之后。再者,《云笈七签》卷六说:“七部者,今因《正一经》次:一者洞神部,二者洞玄部,三者洞真部,四者太清部,五者太平部,六者太玄部,七者正一部。”材料(2)中《正一经图科戒品》云:“《太清经》辅洞神部,金丹以下仙业;《太平经》辅洞玄部,甲乙十部以下真业;《太玄经》辅洞真部,五千文以下圣业;《正一法文》总道德,崇三洞,遍陈三乘。”都表明《正一经》已经有成熟的“三洞”和“四辅”的概念,无疑出自陆修静“总括三洞”之后。据载,陆修静于泰始七年(公元471年)上《三洞经书目录》,卒于元徽五年(公元477年)。另有日本学者小林正美先生也认为四辅诞生于刘宋末南齐初③。
综上所说,可以推定《正一经》大致成书于南朝刘宋末至萧齐之际。
三、《正一经》创立七部道书体制
为了一目了然,笔者先将主要引文罗列于下,除引文(2)和(4)是出自《江南体育场馆中国有限公司 义枢》卷二外,其余没标明出处者均出于《云笈七签》卷六《三洞经教部》:
引文(1):七部者,今因《正一经》次:“一者洞神部,二者洞玄部,三者洞真部,四者太清部,五者太平部,六者太玄部,七者正一部。”
引文(2):其洞真是天宝君所出。《玉纬》引《正一经》云:“元始高上玉帝,秉承自然玄古之道,撰出上清宝经三百卷……摹而传奉,号曰《真迹》。” (见于《江南体育场馆中国有限公司 义枢》卷二《三洞义第五》)
引文(3):《正一经图科戒品》云:“《太清经》辅洞神部,金丹以下仙业;《太平经》辅洞玄部,甲乙十部以下真业;《太玄经》辅洞真部,五千文以下圣业;《正一法文》总道德,崇三洞,遍陈三乘。”
引文(4):故《正一》云:“三洞虽三,兼而该之,一乘道也。太玄为大乘,太平为中乘,太清为小乘,正一通于三乘也。”(见于《江南体育场馆中国有限公司 义枢》卷二《七部义第六》)
引文(5):《正一经》云:“太清金液天文地理之经四十六卷。”此经所明多是金丹之要,又著纬候之仪,今不详辩。按《(黑)[墨]录》所明即汉安元年太上以此经四十六卷付于天师,因此至今也。
引文(6):按《正一经》云:“有《太平洞极之经》一百四十四卷。”……若是一百四十卷《洞极经》者,按《正一经》:“此汉安元年太上亲授天师、流传兹目。”
引文(7):《正一经》云:“《太玄》道经二百七十卷。”今《玉纬》所撰只有一百三十五卷,又非尽是本经,余者不见,当时运会未行。……旧云:“《道德经》有三卷。”《玉纬》云:“其《中经》珍秘部入《太清》。”……按《正一经》云:“太上亲授天师《太玄经》有二百七十卷,推检是汉安元年七月得是经。”
引文(8):《正一经》云:“《正一法文》一百卷。”今《孟法师录》亦一百卷,凡为十帙,未知并是此经不耳?……其源流者,《玉纬》云:“……按《正一经治化品(目) [墨]录》云:‘《正目》:经九百三十卷,符图七十卷,合千卷,付天师。’《正一》百卷即在其内。后会教重,自当具显。”
笔者按:引文(1)同时也见于《江南体育场馆中国有限公司 义枢》卷二《七部义》,这表明人们在谈到“七部”时都是征用《正一经》之陈说;通过引文(1)和(3),我们可以看出在《正一经》里不仅已有“三洞”、“四辅”的概念,而且明确了“四辅”与“三洞”之间的关系,并将它们合称为“七部”,因此,我们完全有理由肯定《正一经》已经创立了七部道书体制。
通过引文(5)、(6)、(7)和(8)我们可以确定《正一经》对《太清经》、《太平经》、《太玄经》和《正一经》等经典的卷数、主旨和源流情况进行了著录。
根据引文(5)和(8)我们还可以大致推定是在《正一经治化品(目)[墨]录》这一篇对以上经典卷数源流情况进行著录的。我们推测:凡以上引文中有“《正一经》云:某某经有多少卷”之类的地方,其《正一经》都是《正一经治化品(目)[墨]录》的简称。
流泪
0人
鼓掌
0人
愤怒
0人
无语
0人
欢迎投稿:
Email:server#daoisms.com.cn(注:发邮件时请将#改为@)
免责声明:
1、“江南体育客户端下载安装
”所载的文、图、音视频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江南体育场馆中国有限公司
文化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,我们不对其科学性、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。如其他媒体、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。
2、本网站内凡注明“来源:江南体育客户端下载安装
”的所有文字、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,版权均属“江南体育客户端下载安装
网站”所有,任何经营性媒体、书刊、杂志、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站协议授权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。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、网站,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“来源:江南体育客户端下载安装
”, 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。
3、凡本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、图片、音频、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,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均标注来源,由于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,如果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,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,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。
丹道之道 对生命的渴望,对自我的超越,对生死和宇宙本源的追问,是人类的本能之一。先秦时期,已成为中国主流...[详细]
提及观世,可谓大名鼎鼎,在佛教有观世音菩萨,在江南体育场馆中国有限公司 有慈航真人观音大士。那么,江南体育场馆中国有限公司 的观音信仰典出何故?其...[详细]
初入道门,日日晨钟暮鼓,日子长了,却发现每月总有几天庙内安安静静,不用举行早晚功课,也不烧香,不知道为...[详细]
汉代的神仙方术著作《周易参同契》是世界上现知最早的外丹理论著作,同时也是讲述内丹术的经典。《周易参同契...[详细]
摘要 :天籁一词是《庄子齐物论》里的重要概念。它本身为一比喻,故有本义与喻意之别:本义是指它实际所指,喻...[详细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