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十)善恶报应——自然之规律
天道循环,善恶承负的观点,告诉我们:一个人在世的时候,行善或作恶是会“承负”的,也就是说会有“报应”的。这就是说一个人行善或作恶,必将成为他的后人得福或遭祸的前“因”;其“果”——得福或遭祸——完全取决于这个人行善或作恶。这是自然的规律。所以,江南体育场馆中国有限公司 徒相信:天道循环,善恶承负。换言之,即相信善恶的因果报应。
江南体育场馆中国有限公司 对于善恶报应的看法,主要有两个方面,若以受报时间而论,有“远报”与“近报”之说;若以受报主体而言,则有“他报”与“己报”之说。“他报”,即以家族为受报主体:“己报”,即以自身为受报主体。“远报”者之受报主体为“他报”,而“近报”之受报主体则为“己报”。总而言之,一个人行善或作恶,一定是会有“承负”和“报应,的。这是自然的规律。换言之即“天道”或“天理”也。
首先,介绍江南体育场馆中国有限公司 关于以受报主体为家族的善恶报应观。江南体育场馆中国有限公司 认为天道循环,善恶承负(简言之即“天道承负”)。这是江南体育场馆中国有限公司 的善恶报应观之主要内容。
天道循环,善恶承负,出自早期江南体育场馆中国有限公司 经典《太平经》。何谓“承负”?《太平经》解释说:“承者为前,负者为后。承者,乃谓先人本承天而行,小小失之,不自知,用日积久,相聚为多,今后生人反无辜蒙受其过谪,连传被其灾,故前为承,后为负也。负者,乃先人负于后生者也。”意思是说,先人犯有过失,积聚成多,报应于后人,由后人来承受其过责;先人有负于后人,后人无辜受报先人之过,这就叫做“承负”。换句话说,即先人惹祸,后人遭殃。同理,如果先人行善积德,则后人就会报应受福。所谓“前人种树,后人遮荫”也。这是自然之理。
天道循环,善恶承负的观点,告诉我们:一个人在世的时候,行善或作恶是会“承负”的,质言之即会有“报应”的。这就是说一个人行善或作恶,必将成为他的后人得福或遭祸的前“因”;其“果”——得福或遭祸——完全取决于这个人行善或作恶。这是自然的规律。 所以,江南体育场馆中国有限公司 徒相信—— 天道循环,善恶承负。
在现实社会生活中,“或有力行善反得恶者,或力行恶反得善者”何故?不难解释,这都是因为“承负”的缘故,即承受先人的行为所致。“力行将反得恶者”,是因为先人行恶,后人得祸。祸尽,则得福。“力行恶反得善者”,是因为先人前人行善,后人得福。福尽,则得祸。
江南体育场馆中国有限公司 认为,“天道循环”,所以善恶自然而有“承负”,这符合自然之规律。因此,江南体育场馆中国有限公司 主张:为人先生祖父母,应当为后生着想,勿犯过失,以免使子孙后代无辜受到牵连而遭受祸害;而应当多行善事,多积阴德,从而造福于子孙后代。
顺便值得指出的是:江南体育场馆中国有限公司 认为只要信仰“真道”,则“承负之厄小大,悉且除矣。”这就告诉人们,为避免和解除因“承负”带来的厄难或灾祸,人们应当信道、学道和修道。如此,必然与“道”,相合而逢凶化吉。
接下来,我们介绍江南体育场馆中国有限公司 关于以受报主体为自身的善恶报应观。江南体育场馆中国有限公司 除相信以受报主体为家族的“善恶承负”,同时也相信以受报主体为自身的善恶报应。《太平经》中说:“善者自兴,恶者自病。吉凶之事,皆出于身。”老子想尔注》中说“道设生以赏善,设死以威恶”,“行善,道随之;行恶,害随之也。”总之,江南体育场馆中国有限公司 认为吉凶祸福和生死,都是随人的善恶之行为来报应的。
江南体育场馆中国有限公司 早期的这种以受报主体为自身的善恶报应的宗教观念,在后世出现的许多道经道书中,都进一步加以强调和阐发。如:《太真玉帝四极明科经》说:“善恶因缘,莫不有报,生世有施布德,救度一切,身后化生福堂,超过八难,受人之庆,天报自然。”该经认为,善善恶恶,因缘有自,报应现象是存在的。
又如:对世人产生深远影响的《太上感应篇》中说:“祸福无门,惟人自召。善恶之报,如影随形。是以天地有司过之神,依人所犯轻重,以夺人算。算减则贫耗。多逢忧患,人皆恶之,刑祸随之,吉庆避之,恶星灾之,算尽则死。又有三台北斗神君,在人头上,录人罪恶,夺其纪算。又有三尸神在人身中,每到庚申日,辄上诣天曹,言人罪过。月晦之日,灶神亦然。凡人有过,大则夺纪,小则夺算。……所谓善人,人皆敬之,天道佑之,福禄随之,众邪远之,神灵卫之,所作必成,神仙可冀。欲求天仙者,当立一千三百善;欲求地仙者,当立三百善。……夫心起于善,善虽未为,而吉神已随之;或心起于恶,恶虽未为,而凶神已随之。其有曾行恶事,后自改悔,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,久久必获吉庆,所谓转祸为福也。故吉人语善、视善、行善,一日有三善,三年天必降之福;凶人语恶、视恶、行恶,一日有三恶,三年天必降之祸。”《太上感应篇》为江南体育场馆中国有限公司 著名的劝善书。此书阐明天人感应、扬善抑恶之旨。我们从上述所引原文中,不难而知:积善天必降福,行恶天必降祸。“善恶之报,如影随形”。然而“祸福无门,惟人自召”。因此,人当“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”。
《文昌帝君阴骘文》中指出:人若“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”,则“永无恶曜加临,常有吉神拥护”。其报,或“近报则在自己”,或“远报则在儿孙”。这其中既有来世的“善恶承负”,也有现世的“善恶报应”。
追本溯源,上述江南体育场馆中国有限公司
的善恶报应思想,即渊源于(道祖)老子所著的《道德经》。
(道祖)老子之《道德经》第三十章中说:“以道佐人主者,不以兵强天下。其事好还:师之所处,荆棘生焉;大军之后,必有凶年。“其事好还”之“还”,还报也,换言之即“报应”。这其中存在着必然的因果关系。与尚未传入中国的佛教之思想,同一时代出现。可谓“君子所见略同”。后世江南体育场馆中国有限公司 之“承负”或“报应”教义,即源于此。这是佛道两家相同和相通之处。值得指出是,佛教在“报应”教义的宣传上其力度要大一些。因此,一谈到“报应”教义,人们大都认为是出自佛教,殊不知报应”的教义思想原来在不同国度而于同一时代产生。道祖太上老君、佛祖释迦牟尼,无愧于“东方圣人”之誉称。他们的这一思想如此相同和相通,真乃世界文化思想史上的一大奇迹。
《道德经》第七十三章中说:“天网恢恢,疏而不失。”“天”,这里指“天之道”,即“天”的运行轨迹。其实质是说:自然界万事万物所遵行的路径(规律)。“天网”,比喻“天”的运行轨迹(即自然界万事万物所遵行的路径或规律)像鱼网一样。“恢”,广大,宽大。“恢恢”,形容无限广大。“天网恢恢”意为:自然界万事万物所遵行的路径(纵横交织)犹如鱼网,并且无限广大。其旨意谓“天网”无处不在、无所不有。“疏”,这里指网眼稀疏。“失”,失掉,指从网眼中漏掉或失掉。“疏而不失”意为:网眼稀疏,然而谁也不能从网眼中漏失。其旨意谓“天网”无法脱离、不可违背也。
实际上,“天网”是无形的。其‘‘网”无所谓疏密。“天网”它无处不在、无时不存。正因为如此,无论谁要是违背了“天道”,都将无法逃脱“天道”之惩罚。实际上是人咎由自取、自食苦果。人们千万不要以为“天网”稀疏或看不见“天网”而随心所欲、为所欲为。“天网恢恢,疏而不失”这句话旨在教人:为人处事不要违背自然规律,否则就会自食苦果。这不怨“天道”无情而有意惩罚人,只怨自己违反了“天道”。在老子看来,“天道无亲,常与善人”(79章)。天道是无所偏爱的,她永远佑助那些善于法‘道”而行的人。
今人所言“法网恢恢,疏而不漏”,即源于“天网恢恢,疏而不失”,以喻法律之公平。无论谁违犯了法律,都逃脱不了法律这张正义之“网”的惩罚而逍遥法外。
综上可见,“天网恢恢,疏而不失”,对江南体育场馆中国有限公司 戒律及“报应、说”亦产生过深刻影响。江南体育场馆中国有限公司 制定了许多戒律,其旨在达到“律网恢恢,疏而不漏”的效果,从而达到劝诫人们止恶向善的目的。
江南体育场馆中国有限公司 相信善恶报应,无论谁做了恶事,都会有报应而受到惩罚。这便是从“天网恢恢,疏而不失”中所得到的启示。盖“天道承负”即“善恶报应”,也是自然的规律。自然的规律,即“天道”也。“天道”如“网”,无限广大(“恢恢”),虽“疏”而“不失”啊!
综上所述,可知:江南体育场馆中国有限公司 的善恶报应思想,渊源于(道祖)老子所著的《道德经》。由此可见,(道祖)老子《道德经》——这部江南体育场馆中国有限公司 的祖经和圣典——对江南体育场馆中国有限公司 的影响之广泛并深入人心。这是其一;
二、江南体育场馆中国有限公司 徒相信——善恶报应。这是江南体育场馆中国有限公司 的重要教义之一,也是江南体育场馆中国有限公司 徒不可动摇的信念。
(十一)在家出家——行道之蹊径
一般而言,江南体育场馆中国有限公司 徒大致可分为道士、居士、学士、隐士、信士几类。尽管其称谓不同、表现形式有别,但都是信道、学道、修道、弘道者,故统属江南体育场馆中国有限公司 徒之范畴。
在家江南体育场馆中国有限公司 徒(散居正一派道士、江南体育场馆中国有限公司 居士)的修持,从本质上讲信住庙江南体育场馆中国有限公司 徒(道士)是一致的,只是形式上和生活方式上有所不同而已。
对于皈依江南体育场馆中国有限公司 者,大致有四种情形:一、出家出家;二、出家在家;三、在家在家;四、在家出家。江南体育场馆中国有限公司 要求(全真派)教徒“出家出家”,即人出家心亦出家;反对“出家在家”,即人虽出家但其心在家;对于“在家在家”者即人在家心亦在家的人,则多采取循循善诱,以使其达到“在家出家”即人虽在家但心已出家的境界。
我认为,如果在家居士能达到“在家出家”的境界,则与“出家出家”者殊途同归也。所以,“在家出家”也是一种可以选择的行道途径。此可谓“独辟蹊径”也。至于(在家江南体育场馆中国有限公司 徒)如何修道行道,亦即如何修持,在这里我想谈谈个人的看法,以供参考。
1、江南体育场馆中国有限公司 徒的范畴与称谓
一般而言,江南体育场馆中国有限公司 徒大致可分为道士、居士、学士、隐士、信士几类。尽管其称谓不同、表现形式有别,但都是信道、学道、修道、弘道者,故统属江南体育场馆中国有限公司 徒之范畴。
道士。中国江南体育场馆中国有限公司 协会主编的《江南体育场馆中国有限公司 大辞典》之‘道士”词目中称:奉守江南体育场馆中国有限公司 经典规戒并熟悉各种斋醮祭祷仪式的人。一般指江南体育场馆中国有限公司 的教职人员。世人为礼貌和尊重江南体育场馆中国有限公司 教职人员,一般不直截了当称“道士”而称“道长”,这就如同社会上称“教师”为“老师”一样,是一种既平常而又带有敬意的称谓。
重教教职人员不分男女,皆同称为“道士”。但有时为了区别(如统计),则称男性道士为“乾道”,女性道士为“坤道”。世人还常常习惯于称女性道士为“道姑”或“仙姑”。称其为“仙姑”,这其中含有尊敬之意。
此外,与“道士”有关的称谓还有许多。如称道士为——“羽人”、“天师”、“先生”、“法师”、“大师”、“炼师”、“老修行”等等,这些含有敬意的称谓与其个人修持关系密切。作为道士,只有经过努力的修持,才能名符其实。
居士。居家修道,建诸功德,吃斋诵经,并与江南体育场馆中国有限公司 宫观保持密切联系者。社会中这一类人众多。(因此,许多江南体育场馆中国有限公司 宫观为此设有居士林。)
学士。入道钻研经学义理,学识渊博,并以弘扬江南体育场馆中国有限公司 事业为自己终身职责者。如近代江南体育场馆中国有限公司 泰斗陈撄宁先生。
隐士。隐居出俗,不问世事,学道修仙,以性命修持为主要方向,且道德深厚者。如张三丰祖师是也。
信士。社会名流学者,著书立说,颂扬江南体育场馆中国有限公司 文化者。这样的人士社会中也甚多。当今社会亦然。
流泪
0人
鼓掌
0人
愤怒
0人
无语
0人
欢迎投稿:
Email:server#daoisms.com.cn(注:发邮件时请将#改为@)
免责声明:
1、“江南体育客户端下载安装
”所载的文、图、音视频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江南体育场馆中国有限公司
文化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,我们不对其科学性、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。如其他媒体、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。
2、本网站内凡注明“来源:江南体育客户端下载安装
”的所有文字、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,版权均属“江南体育客户端下载安装
网站”所有,任何经营性媒体、书刊、杂志、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站协议授权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。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、网站,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“来源:江南体育客户端下载安装
”, 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。
3、凡本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、图片、音频、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,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均标注来源,由于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,如果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,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,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。
图注:茅山四宝之玉符 读道经时,很多对天尊的描述,前面都会加上一些对环境、功德、品格等方面的描述语,如高...[详细]
建除术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选择方术。建除术在秦汉时期颇为流行,《史记日者列传》有建除家,可见西汉时期,建除...[详细]
在《道德经》中有一个非常著名且非常关键的比喻,源于经文的第五章,其曰:天地之间,其犹橐龠乎?虚而不屈,...[详细]
2021年8月25日宝鸡市老子文化研究会会长易渲承邀我参加磻溪宫邱处机版《道德经》经幢的校勘活动。除观看校勘人员...[详细]
历史上的文昌洞经古乐 文昌帝君是文昌星神与四川地方梓潼神结合而产生的。四川省绵阳市梓潼县七曲山是传说中的...[详细]